,不是想生什么性别,就能生出来的。有的家庭生几个都是儿子,有的家庭连生几个都是女儿,所以以前我也认为“一儿一女”的家庭真的太幸福了。
但自从听了一个身边人的案例后,我有了隐隐的担忧,原来儿女双全的家庭,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关系,到了晚年可能就是灾难了。
村里人有啥喜事,都喜欢让她参与,铺个喜床都给她封个大红包,说要“沾沾喜气,想要儿女双全”,真是让村里那些阿姨婶婶们羡慕不已呀。
但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听说前两年她中风了,瘫痪在床,儿子、儿媳不愿意管她,远嫁的女儿也不愿意回家看她,可谓是无人床前尽孝,非常凄凉。
何大妈的儿子从小就仗着父母的“偏爱”,不好好学习,长大后也吃不了一点苦,工作都干不长久。
后面他好不容易娶到一个媳妇,生了两个孩子,居然还不上进,带着一家四口啃老。
何大妈的老公在的时候,还有几千块退休金可以啃,后面老大爷去世了,家里无老可啃了,他儿子又打起了姐姐的主意。
何大妈非常偏心,小时候就要女儿包揽家里的所有家务,女儿成绩好,也不让她读高中,长大后还要女儿补贴儿子,结婚了也是如此,真是过分。
所以何大妈的女儿渐渐寒心了,干脆跟家里断了关系,无论何大妈怎么诉苦,她也不管了。
就这样,何大妈到了晚年,身体动不了、需要人照顾的时候,儿子和女儿都不管她了,真是可悲。
所以父母别以为生了一儿一女就走上人生巅峰了,如果年轻的时候没好好经营亲子关系,到了晚年肯定是凄凉的!
如果是两个女儿或者两个儿子的家庭,反正性别都是一样,父母很少偏心,即使偏心,也不会太过分。
但如果家里是一儿一女,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,儿子就是那个“传承香火”的人,所以大部分宠爱和资源都给了儿子。
家里的那个儿子容易被“养废”,他们极大可能会啃老,又没有自我生存的本领,怎会是孝顺父母呢?
而女儿往往是被忽视的一方,她们除了得不到父母的关爱,还得被灌输“一直帮哥哥或弟弟”的观念,有的女儿长大后还当起了“扶弟魔”。
女儿再怎么被PUA,总有醒悟的一天,当时,她们会觉得不公平,面对父母的偏心,会选择反抗,不再孝顺父母了。
对于家里的儿子来说,长期被父母过度重视、过度宠爱,他们可能会有点大男子主义,觉得男的就应该在家里说一不二,今后可能在找对象和婚姻中出现各种问题。
她们可能会感觉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,都没法和哥哥、弟弟相比,她们会感觉自己不配拥有父母的爱,今后在婚恋和事业上都不会自信,可能会错失许多珍贵的东西。
当然如果父母是“重女轻男”,也是同样不好的,最后可能是女孩自负、男孩自卑了。
不管“重男轻女”还是“重女轻男”,都不要有,如果家有一儿一女,就不要有性别偏见,不能区别对待。
家里的家务,孩子们要一起承担;买玩具和买生日礼物的时候,女儿和儿子都得有一份,不仅是各自喜欢的东西,还得价钱差不多。
像我给我女儿买吃的、买玩具的时候,都得带上哥哥,每次花的数额都得相等,生怕哥哥觉得不公平。
还有,孩子上兴趣班也是平均分配,疫情的时候,我给两个娃都报了轮滑班,他俩一起学,相处得更和谐,感情更好。
当然平均分配,也并不全是死的,我们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灵活调整。
比如,如果儿子需要额外的辅导来提高数学成绩,而女儿则希望参加舞蹈比赛,父母应根据真实的情况进行支持,而不是强迫孩子一起干什么。
每个孩子,不管性别怎么样,都是不同的,他们有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,愿意去追求的目标,咱们要顺势而为,发展孩子的长处。
但同时咱们也不能有刻板印象,比如儿子一定要当一家之主,必须“坚强”,女孩一定要温柔,不能去做男孩做的事。
对于儿子和女儿,我们既要尊重他们性别的不同,同时也不能强化性别带给他们的“桎梏”,全力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,这样孩子长大后才有主见,更有出息,咱们的晚年也会过得更幸福。
父母做到公平,孩子之间才能相处得更和谐,今后家庭也会慢慢的兴旺,你认同吗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:一个狂吃脂肪/一个猛吃碳水12周,结果震惊所有人!
500万起投!宇树科技老股转让遭“疯抢”,几乎高于十倍的投资回报率可能,宇树下轮估值或翻倍至200亿元
DeepSeek再这么火下去,中产的财富大洗牌和加速返贫将不可避免……
萌娃突然给妈妈100块 妈妈问哪来的,萌娃带着妈妈去床底一看,爸爸:天塌了 这小棉袄漏风
消息称小米 REDMI Turbo 4 Pro / 一加 13T 金属直角中框